哈工大报讯(吕宏振 杨谦/文)最新一期《细胞》杂志(Cell,影响因子31),以我校为共同作者单位,刊载了生命科学学院合约研究员刘北东博士关于SIR2基因(一个生命周期长短影响基因)的最新研究成果“聚集蛋白的分离与肌动蛋白和极化体相关”,文章的共同作者还有我校博士研究生宋佳和杨晓雪。
刘北东2005年毕业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以后,赴瑞典哥德堡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2010年受聘为我校合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出国后,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于2010年年初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题为《细胞极化体是受损蛋白聚合体在细胞内隔离和逆向传输的重要因子》的文章,创造了我校毕业博士发表文章水平的新纪录,也创造了瑞典哥德堡大学发表文章水平的新纪录。他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建立了大规模基因互作研究系统,利用合成遗传阵列(Synthetic Genetic Array)发现了酵母衰老因子SIR2 基因与细胞骨架系统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内受损蛋白的不对称性分布的研究,首次发现细胞内受损蛋白聚合体的逆向传输生理过程,提出了细胞极化体(Polarisome)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直接证据,是细胞衰老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这一研究,在酵母菌细胞内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生物过程,这一过程在对生物体的衰老和后代的衰老时钟的重新设定上起重要作用。对人类的衰老和神经细胞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学系衰老研究的权威罗纳尔多-哥伦特教授在同期细胞(Cell)期刊上撰写专文“永远年轻”,对刘北东的文章进行了推荐和高度评价。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理查德-莱求宾斯基教授在国际重要学术网站(Faculty of 1000 Biology) 上,将这篇文章推荐为必读文章。
由于在酵母菌SIR2 基因功能表达规律方面的潜心研究和长期积累,今年,刘北东博士又相继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影响因子6.188)和《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 影响因子14.194)上发表文章,阐述了他在SIR2 基因功能表达规律上的新发现。今年11月,刘北东博士再次在《细胞》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他在该基因功能表达规律方面的重要发现和独到见解。
刘北东2005年毕业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以后,赴瑞典哥德堡大学继续博士后研究。2010年受聘为我校合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出国后,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于2010年年初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题为《细胞极化体是受损蛋白聚合体在细胞内隔离和逆向传输的重要因子》的文章,创造了我校毕业博士发表文章水平的新纪录,也创造了瑞典哥德堡大学发表文章水平的新纪录。他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建立了大规模基因互作研究系统,利用合成遗传阵列(Synthetic Genetic Array)发现了酵母衰老因子SIR2 基因与细胞骨架系统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内受损蛋白的不对称性分布的研究,首次发现细胞内受损蛋白聚合体的逆向传输生理过程,提出了细胞极化体(Polarisome)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直接证据,是细胞衰老机理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这一研究,在酵母菌细胞内发现了一个崭新的生物过程,这一过程在对生物体的衰老和后代的衰老时钟的重新设定上起重要作用。对人类的衰老和神经细胞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充分肯定。麻省理工大学生物学系衰老研究的权威罗纳尔多-哥伦特教授在同期细胞(Cell)期刊上撰写专文“永远年轻”,对刘北东的文章进行了推荐和高度评价。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理查德-莱求宾斯基教授在国际重要学术网站(Faculty of 1000 Biology) 上,将这篇文章推荐为必读文章。
由于在酵母菌SIR2 基因功能表达规律方面的潜心研究和长期积累,今年,刘北东博士又相继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影响因子6.188)和《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 影响因子14.194)上发表文章,阐述了他在SIR2 基因功能表达规律上的新发现。今年11月,刘北东博士再次在《细胞》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他在该基因功能表达规律方面的重要发现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