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报考指南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于2011年,其前身为建于1996年的生命科学与工程系,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已建设成以生命科学前沿研究为基础、理工交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学科主要科研方向包括: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空间生物学与航天医学、结构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纳米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物工程、神经生物学和基因功能研究。学院建有生物工程研究所、微生物基因工程与微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全校首批青年科学家工作室。  

生命学院以培养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学院现有本科生百余名,在读硕士研究生80余名,博士研究生70余名。2009年,学院启动精英人才培养计划,招收英才班(本硕博连读)学生。目前,对录取的优秀生源可采取本-硕连读培养,同时优秀学生可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国际化是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大特色,目前学院拥有两名来自欧洲的外籍全职教授。来自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担任学科国际首席学术顾问,来自英国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知名外籍教授来校执教,依托全英华人生命科学学会开展的中-英生命科学学科共建计划即将开创中-英生命科学联合办学新模式。学院还与北美、西欧以及南亚多所世界著名高校签署学术交流和学生互换协议,并可结合国家优秀人才培养项目出国学习。  

学院设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专业为黑龙江省本科重点专业,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医疗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兴交叉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是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院同时拥有航天医学与工程国防特色专业。  

经过多年积淀与学科方向建设,生命学院已组建成一支博士化程度高、海外留学经历丰富、创新意识强、学院结构合理的年轻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博导15人,副教授18人,讲师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杰出青年/龙江学者1人。海外合约教授/兼职博导8人,国内兼职博导7人。  

学院的整体实力逐年增强,近5年完成和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863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研究经费3100余万元。近三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70余篇,专著6部,获得授权专利9项,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及省市成果与奖励。2013年和2014年,我院青年教师先后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自然》发表科研成果,其中关于艾滋病病毒结构的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巨大,得到香港大公报、新华网、新浪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同时被Nature子刊《新闻与视点》栏目重点推荐。

在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下,生命学院正在着力发挥哈工大的理工优势,推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型生命科学学科。  

招生专业: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技术、生物工程2个专业,含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与工程等方向)。

师资情况介绍

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博导11人,副教授18人,讲师8人,拥有海外首席学术顾问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海外合约教授/兼职博导8人,国内兼职博导7人。通过跨学科博士生导师推动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  

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98%。从学位结构看,所有教授均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17人具博士学位;讲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教授和副教授具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76%,专业教学与学术带头人均具有在国外攻读学位或进修学习一年以上的经历。  

生命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简介  

李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党委书记。1997年获博士学位,2001~2003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遗传、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并担任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快报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黑龙江省中青年专家,美国德克萨斯A&M健康医学中心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癌分子细胞生物学;肿瘤的糖生物学和代谢组学;航天医学。  

先后有11项教学和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和厅局级奖励。其中,200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国家863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厅局级项目10余项。先后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研究论文在Cancer ResearchJ.  PatholOncogeneCancer  LettersGenes Chromosomes & Cancer等国际重要专业杂志发表。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与著作10余部,其中200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分子诊断学基础与临床》,2009获第十一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杨焕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10月回国工作,此前曾作博士后研究员在美国伟恩州立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工作7年。  

主要研究领域为抗癌药物的筛选与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分别发表在Cancer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共发表论文44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6篇,EI收录3篇,总引用315次,单篇引用85次。申请人曾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主持完成省级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曾获得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美国Sigma Xi科学研究协会高级会员,美国肿瘤研究协会会员。

吴琼,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2003年获得日本国立新泻大学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国际上著名的河野友宏教授的动物发育工学研究室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参与了世界首次诞生的孤雌发育鼠(Kaguya)的科研工作。200612月回国。学术兼职为中国动物学会细胞及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理事,黑龙江省细胞生物学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非编码RNA的功能解析,基因组的印迹机制,干细胞的诱导分化,环境荷尔蒙与表观遗传的关系及对胚胎发育影响的评价等。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及参与国家863等项目的科研工作。近年来,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GenomicsReproductionGenes to  Cells等杂志上。先后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总影响因子达到100以上,单篇他引达到184次。  

杨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SCI源杂志)专业评委,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专业评委、理事,黑龙江省发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哈尔滨市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泰国蒙格克特王家理工大学(KMITL)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植物病原菌致病机理的微观过程和分子生物学;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基因组研究;环境微生物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基因组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教委资助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项、省发改委经济结构调整项目1项、市发改委大项目前期项目1项。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文章240多篇(其中SCI源、EI80多篇),出版专著10部;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证书3项;应邀出席国际会议10次,主持国际会议9次。  

黄志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92012年在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Laurie H. Glimcher院士实验室做博士后。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哈工大首批青年科学家工作室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

一、研究免疫和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可溶/膜蛋白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细胞表面受体犹如天线一样感知胞外信号并对之做出反应。我们对参与重要细胞信号转导的膜上受体/配体复合物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将用来回答以下问题:配体是怎样被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如GPCRs)识别的?他们相互识别的专一性/选择性是如何实现的?结合配体后,受体的构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受体构象的变化是如何激活或抑制胞内信号途径的?调控蛋白又是如何调控受体的功能的?另外我们还研究参与免疫和神经信号转导的重要胞内蛋白(复合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二、研究参与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分化、活性调节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炎症体激活。  

除了上述结构生物学及信号通路方面的基础研究外,对在免疫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的可溶/膜蛋白(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解析,并利用这些结构信息理性设计小分子药物治疗上述疾病。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 Host &  Microbe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Cell  Biology等杂志上。  

胡颖,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基因功能研究室负责人。1999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2年获得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肿瘤中心深造两年。200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病理学系肿瘤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论文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Int J  Oncol.以及Lab Invest.等国际重要专业杂志发表。

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生物学,包括化学药物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肿瘤多药耐药性机制的研究,癌基因产物功能的调控机制,基因表达在钙离子引起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基因产物的转录后修饰机制及其在肿瘤,神经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基因产物表达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细胞免疫治疗的机制研究及其在肿瘤以及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宋金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工程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会员。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黑龙江省重大攻关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主要研究方向:1、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机理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生防真菌(木霉菌、毛壳菌等)对土传植物病害防治的分子机理,现在课题组已经构建了4个生防真菌的EST库,并从中发现许多与生物防治相关的基因,部分基因已经明确其功能;2、真菌类生物农药­—从自然界分离出的生防真菌,研究其抗病谱,同时研究其田间使用的有效剂型;3、资源化微生物主要研究能自然界难降解生物大分子(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葡聚糖类等)的微生物的降解机理和环保方面的应用如废水处理的微生物菌群、降解秸秆类废物生产酒精(燃料乙醇)的微生物菌群等。近几年发表的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7篇。主要讲授: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防治、生态工程四门本科生课程和微生物生理、微生物基因组两门研究生课程。

Hans  Bueler(白汉森),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博士毕业于瑞士苏黎世大学,2006—2013年曾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担任副教授。现任生命学院外籍全职教授,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国际知名学者。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科学,研究方向集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阿尔海默茨病、肌萎缩侧索硬化、亨廷顿舞蹈症和朊蛋白病)的神经细胞功能紊乱与细胞死亡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在以往的研究中发表重要文章近50篇,在NatureCell等顶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多篇。截止201347日发表文章的H因子25,所发表文章的总引用率4767次,其中作为第一及通讯作者的文章他引3667次,在NatureCell发表的文章单篇他引分别为11271358次。在近25年的研究工作中,申请者先后主持瑞士、美国国家级课题和相关研究会课题20余项,累计获得274.6万瑞士法郎和270.7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资助。由于在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突出工作,先后多次获得瑞士苏黎世大学Jaques de Bedriaga奖、瑞士国家科学基金START奖、美国肯塔基大学 Charles  T. Wethington杰出研究奖,并获华盛顿帕金森工作网络领导者奖学金。

田维明,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副主任。200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5~2008年耶鲁大学博士后。中国空间学会会员,并担任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制造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主要从事组织工程与生物材料研究,重点生物活性水凝胶在心肌组织工程和肿瘤逆转的研究,在空间生物学和医学基础研究中重点关注空间细胞生物学、辐射生物学和磁生物学效应等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先后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5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Tissue  Engineering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Matrix BiologyBio medical  Materials等国际专业杂志。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  

刘川鹏,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通过借助包括荧光、量热、蛋白质组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在内各种研究手段,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蛋白的结构、性质、功能进行研究。目前所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蛋白质折叠、翻译后加工与分子伴侣的研究;分子酶学以及酶资源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1项。在J. Biol. Chem等学术杂志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郭喜明,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光生物学与光化学及其生物膜材料。研究方向1.通过模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捕获天线,电荷分离和转移的物质基础,分子设计并合成类似结构的新型光敏剂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学诊断与治疗;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中机理的研究,模拟设计并合成类似于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化合物,用于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2.模拟生物膜的功能,通过分子设计并合成各种新型功能膜材料,对各种新制备膜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应用于苦咸水脱盐研究;通过研究能量转换膜原理开辟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3.通过分子设计并合成各种新型药物载体,制备具有高载药量、靶向性、长效缓控释或调释效应的纳米医药制剂。目前以第一作者在Inorg.chem.Inorg.Chim.Acta 等杂志上发表了9篇论文,SCI 收录8篇,论文被引用35,参研了科技部863计划及其教育部高等学校培育计划等科研项目。

教学与科研水平介绍  

在人才培养中,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学科教师教学思想活跃。重视强调学科特点,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积极推进教学改革,2000年至今我系教师先后获得了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优秀奖和三等奖共13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教论坛》等杂志上发表教学论文20篇,获省校级教学改革立项20项。由于我院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所作的贡献,我院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和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  

学院的整体实力逐年增强,近5年完成和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120余项,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863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研究经费3100余万元。近三年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70余篇,专著6部,获得授权专利9项,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及省市成果与奖励。2013年和2014年,我院青年教师先后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自然》发表科研成果,其中关于艾滋病病毒结构的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巨大,得到香港大公报、新华网、新浪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和学术界得普遍关注,同时被Nature子刊《新闻与视点》栏目重点推荐。

学生教学、培养特色介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高素质创新能力的拔尖领军人才为目标,强调本-硕贯通式长周期培养和本--博英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完成本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习,第四年完成硕士课程学习,然后在导师地指导下进行为期两年的科研实践,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对于有继续深造的潜能,并能胜任后期研究工作的学生,可以进入博士阶段的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4-6年的博士论文工作。  

学院在对学生能力培养中还采取以下多项措施:  

1)学生提前进实验室,毕业设计时间前移。从三年级确定毕业设计导师,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加导师的科研工作,尽早了解本专业的学术情况,导师引导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开放研究室和将毕业设计与学科研究课题结合,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  

3)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
此外,学院还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新生入学之初组织学院领导,各教研室老师与学生见面,介绍学科情况,提高大家对本专业的兴趣。每个学期组织由教授/博导主持的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的讲座,并要求学生参加从国外邀请来的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介绍  

学院学生工作围绕培养精英式、国际化的一流创新人才,本着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注重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学生。依托学院共青团和学生工作平台和丰富的教学、实验和科研资源,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开展诸如生命科学节基础交叉学科学术论坛、生命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实现人生目标与专业理想有机统一。坚持推进本科生进实验室,目前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活动)的比例近100%。充分利用学校、学院提供的各类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坚持精细化管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主动开发社会资源,将严谨科学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学生事务管理中,使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得到一流的支撑和保障。  

读研及就业情况介绍  

学院本科生绝大部分本科生都能顺利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利用学院教师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留学英国、美国、瑞典,德国,日本,韩国等相关学科水平较高的国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继续深造。除此而外,毕业生去向单位中也不乏部分国内外研究院所和生物制品生产厂家(如大型制药厂的研发机构、乳制品厂、生物制品公司、酒类制造企业等),近五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0%以上。  

学生国际交流及派出留学项目介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适应国际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国际化办学,参与我校与滑铁卢大学、法国里尔大学开展本科教育国际合作的项目。一些优秀的本科生被选送到这些学校进行联合培养,通过此项国际合作项目可以增加学生对西方社会的文化、习俗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发达的科学技术接触的机会,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平台。此外,参加与韩国、香港及台湾多所大学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知名高校建立了硕-博联合培养的校际联盟。  

除参与国际联合培养本科生的项目外,学生在大学二、三年级时还可以参加学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等校际合作项目。即双方互相派出本科生到对方学校进行培养,学习期限为半年或一年。  

学院内开展接收国际生的长期和短期学习项目,如英国、马来西亚、伊朗、肯尼亚、泰国等国家学生来我院进行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
   学院拥有两名来自欧洲本土得外籍教授,同时聘请来自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瑞典哥德堡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担任学科国际首席学术顾问,来自英国牛津、剑桥等世界名校的知名外籍教授来校执教,依托全英华人生命科学学会开展的中-英生命科学学科共建计划即将开创中-英生命科学联合办学新模式。学院还与北美、西欧以及南亚多所世界著名高校签署学术交流和学生互换协议,并可结合国家优秀人才培养项目出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