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应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张英驰研究员作了题为“难治复发儿童白血病的发生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顾宁教授主持。
T-ALL是一类侵袭性儿童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靶向治疗手段有限,复发T-ALL的耐药机制挖掘仍是领域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张英驰研究员首先介绍了T-ALL微环境中非白血病T细胞的单细胞转录组特征,激活的免疫反应可能与白血病治疗有关。复发时克隆漂移后增殖停滞,鉴定到12个最常见的上调基因,RNA结合蛋白MSI2在漂移克隆型中有最突出的差异表达。MSI2通过转录后调控稳定MYC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推测化疗过程中MSI2不断上调,进一步提高包括MYC在内的癌基因蛋白水平表达,导致白血病细胞抗凋亡机制激活和化疗耐药,进而引起白血病化疗缓解后复发。MSI2功能抑制剂与T-ALL诱导及巩固化疗中重要的细胞毒药物DNR和AraC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用MSI2功能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能够延缓白血病细胞的体内扩增并显著延长白血病模型小鼠生存时间,该发现为儿童T-ALL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克服耐药及复发提供了新思路。
张英驰研究员介绍了近期研究工作,其团队对JMML MDS患者单细胞测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DK6分子显著上调。通过构建CDKN2A缺失协同突变诱导小鼠肿瘤模型,发现体内抑制CDK6能够显著提高小鼠的存活率。此外,研究发现AML的白血病干细胞显著富集在代谢相关通路,贝达喹啉(BDQ)阻止ATP合成,可以有效促进AML的lsc细胞分化,BDQ联合靶向治疗抗原能够有效改善AML患者存活率。
张英驰研究员的这些发现为理解难治复发儿童白血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相关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文稿:张雅
初审:顾宁,马文君
复审:张勇
终审:于光